以下一棵樹木引起谷主的關注。
這是一棵心葉榕,種在香港維多利亞公園內,以50度(以垂直計)向行人路傾斜,封去了中型車輛的行車線,但沒有阻礙行人出入,假期有人在樹下聚集。
街坊告知此樹的傾斜近年越來越緊要。
全樹沒有任何支撐裝置,樹幹也沒有掛上警告字句。
樹腳未見有明顯的板根,樹幹上有多處樹皮破損。
谷主有以下的困惑:
- 公園內是否應該有棵橫在路中的樹木?
- 如何判斷這棵樹是否安全?幾時判斷一次?
- 如何保證這棵樹是安全的?
- 誰是負責任的負責人?
110821
園境設計不會刻意種棵高度傾斜的樹木。當樹木自然生長而向傾斜發展時,公園應該自行定個標準可接受的程度。樹木傾斜40度在樹藝師業界認為是有問題的角度。
傾斜樹木會容易出現受壓現象,此樹的多個樹皮腐爛已反映出來。樹木有自救能力,它會在反應木和反應根中表現出來。根據谷主所知業界很少懂得用儀器來量度。也由於少用,沒有參考標準。反應木和反應根是需要一段時間才可以形成,對傾斜中的樹木尤其是。以這棵的樹齡,不像有太多時間形成板根/氣根等的自救現象。
傾斜樹木要考慮它的拉力根,而當它根部範圍受到破壞,或者是下雨做成泥面濕滑,根與泥的磨擦力減少便容易倒下。另一可能是,樹勢衰弱,根部萎縮。
向1823查詢:"暫時並沒有即時危險,但本署會繼續密切留意該樹木的生長情況"。究竟留意什麼呢?等棵樹木自己好番?還是等
待下一個惡化訊號。對於風險,我們不知道已有問題的樹木下一個惡化訊號是否是跌下來,也不知道幾時發生,唯一可以做的是在人多的地方提高可接受風險的要求。誰應該是負責任的負責人都很明顯吧。
以一棵傾斜50度,樹身有受壓而出現腐爛跡象,樹腳沒有明顯自救現象,樹下常有遊人聚集。。。種種跡象,都不能單憑某些樹木專家說是安全而什麼都不做!
110902 |